衛教天地

日期 分類 標題 附加檔案
2014/09/30

什麼是泌尿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是泌尿道內有細菌存在而 引起的感染,可發生於膀胱、尿道、腎臟 以及前列腺部位(前列腺雖不屬於泌尿道 系統,但其會影響男性排尿功能)惟受感染 者不一定會出現任何徵候與症狀。

一般而言,女性比男性容易罹患泌尿 道感染,主要是因為女性的尿道口離膀胱 只有約三到四公分,而男性尿道口離膀胱 卻有十五到二十公分的長度。由於女性的 尿道口離陰道和肛門相當近,因此很容易 透過性行為或不當的衛生習慣,將病菌經由尿道進入膀胱,造成感染。

 

最常見引起泌尿道感染的細菌

 

(1)   大腸桿菌(存在於大便中)。

(2)   克雷白氏桿菌屬。

(3)   腐生性葡萄球菌。

 

泌尿道感染檢查

留取中段尿進行檢查

 

常見的泌尿道感染症狀

 

(1)   早期會有頻尿、尿急、解尿困難。

(2)   晚期會有解尿疼痛、灼熱感、尿液 中有膿或細菌、出血時尿會出現淡紅色、小便混濁發燒。

 

泌尿道感染治療

 

(1)   給予補充大量水份,促進排泄。

(2)   使用抗生素(消炎)藥物。

(3)   如有發燒給予退燒鎮痛藥物。

 

 

 

泌尿道感染預防

(1)   儘量攝取大量水份,每日除三餐 外,額外攝取水份 2000c.c.,以淡 化尿液,減少感染(水份限制者例 外)。

(2)   有尿意,應趕快解尿,勿憋尿。

(3)   若出現尿道感染症狀時,請勿性交。

(4)   應多攝取酸性及含維他命 C 食物 (如:蔓越莓汁、葡萄柚汁、柑橘 類)。

(5)   女性於生理期間應特別注意,保持 會陰清潔及乾燥。

(6)   排便後用衛生紙擦拭時,請由前往 後擦拭,以免感染。

(7)   洗澡以淋浴方式,可減少感染。

(8)   感染期間應依醫生指示服用藥物,勿自行停藥,以免復發。

 

 

按我下載
2014/09/30

何謂腸造口

因大腸直腸疾病或外傷所致而需做手 術將病變的大腸切除,將腸道的一部分放 在患者的外腹部表面,並用來代替原有肛 門功能,對於其他消化功能並無太大影響。

結腸造口灌洗法

步驟

(1)準備好所需的溫清水掛於牆上水袋距 離造口約 45-60 公分。

 

(2)以潤滑劑塗在灌洗頭上,打開管夾將灌 洗管內氣體排除後關緊,另將引流袋固 定在造口底座之扣環上,安裝牢固後將 引流袋尾端放入馬桶中或用橡皮筋綁 緊。

(3)戴手套以食指沾潤滑劑插入結腸造口 至第三指節約 2-3 分鐘,使造口擴張。

(4)將潤滑後的灌洗頭插入造口,以手指輕 壓固定壓力盤,慢慢打開流量調節器, 緩慢將溫水灌入。

(5)液體灌畢後,灌洗頭不可立即拔出,必 須等 2-3 分鐘才可取出,以避免灌洗液 流出,約 40-60 分鐘後大便才能排泄乾 淨。

(6)取下灌洗引流袋,用濕紗布或較細緻的 毛巾沾水,也可使用中性香皂清洗造口 及周圍皮膚,但不可使用消毒水清洗。

 

(7)在造口上覆蓋紗布紙膠貼妥。

 

注意事項

 

(1)灌洗過程中若有腸絞痛或腸痙攣的情 形,需暫時停止灌洗(但灌洗圓椎頭勿 拿開,仍需壓於腸造口開口處),等絞 痛症狀緩和後再進行灌洗。

(2)灌洗溶液採用一般溫水即可,其水量需逐次增加,勿突然灌入太多水量,且水 的溫度最好為 36-38 度。

(3)若灌入的水未完全排出時,可變換姿勢 或輕按摩右邊腹部以利糞便及水的排 出,若有腹瀉、噁心或腹部絞痛時應停 止灌洗並回院診查。

(4)當排便訓練成功後,平時應不會有排泄 物流出,造口只要以紗布覆蓋即可。如 造口有異常出血及脫出時要回院求診。

 

 

腸造口的飲食

 

1.吃飯時儘可能細嚼慢嚥,避免暴飲暴 食、多攝取水分。

2.避免攝取有異味的食物,如:洋蔥、大 蒜、蒜頭、韭菜、蔥等。

3.避免攝取會引起產氣的食物,如:馬鈴薯、地瓜、玉米、扁豆等。

4.少攝取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油炸類、糯 米類、堅果類、過老或含筋的肉類。

 

按我下載
2014/09/30

何謂胃炎

指胃黏膜發炎,且有充血、浮腫和滲 出物產生;嚴重時會有局部糜爛出血現 象。可分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兩種。

 

急性胃炎

症狀

 

通常有上腹疼痛、噁心和燒灼感,一般 將持續數天。嚴重時,引起腸炎,有下痢、 腹痛現象。其成因,以吃得過多和喝得過 多(酒、飲料等刺激胃壁黏膜物)為主因。

預防

 

胃部敏感者應避免辣食、硬食或烈酒。 吃飯時間亦要定時。如空腹時間過長,最 好攝取易消化的食物。

飲食原則

 

先禁食 1-2 天,使胃有足夠的休息,但 可喝少量的水以防止口渴。 病情好轉後,逐漸以少量多餐的方式供給 牛奶及流質狀的飲食,然後再慢慢增加食 物的量和選擇範圍

 

慢性胃炎

症狀

 

上腹疼痛、燒灼感,及胃部不適等症狀。 其實慢性胃炎極為普遍,大多數人都有輕 微的慢性胃炎。

診斷

 

胃視鏡檢查,及胃部切片檢查(取出胃部 黏膜的一部分)、胃部X光檢查等方法。

預防

 

為避免刺激胃部,應戒煙和改喝較不烈 的酒類。用餐八分飽即可,吃飯應定時。 上年紀者,由於消化機能退化,應儘量攝 取易消化的食物。

 

飲食原則

1、食用溫和飲食。

2、以少量多餐方式供應飲食。

3、進餐時要放鬆,保持心情愉快。

 

胃炎日常保健

1.吃飯要定時定量。

2.食用溫和飲食,即無刺激性、含低纖維 質、易於消化;具有足夠營養的飲食。

3.避免熬夜、生活規律。

4.避免壓力及情緒緊張。

5.注意溫度變化,身體保暖。

6.避免抽煙、飲酒。

7.了解出血症狀:腹痛、噁心、呼吸心跳加 快、臉色蒼白、吐血、解黑便。

8.遵守醫師指示服藥。

9.定期追蹤檢查及治療。

 

食 物 種

可        食

建 議 少 食

 

 

點 心 類

 

蘇打餅干、烤土 司、無糖果凍

甜點食品,如:蛋

糕、餅干、紅豆 湯、綠豆湯、糯米 點心等

 

 

 

 

 

其    他

 

 

 

 

 

清淡食物

肉汁,如:雞湯、

排 骨湯;油炸食 物、烤製太硬的食 物,如:烤雞的雞 皮;濃茶、咖啡、

酒等;堅果類, 如:瓜子、核桃、 腰果等

 

 

食 物

種 類

可        食

建 議 少 食

奶類及其

相關製品

不加糖的奶類及其

製品

調味乳、煉乳及加

糖奶製品

 

肉、魚、 蛋

嫩而無筋的瘦肉,

如:雞、鴨、魚、

豬肉、牛肉、內臟 等、蛋

過老的或含筋的

肉類,如:牛筋、 蹄筋等;煎蛋、烹

飪過久的硬蛋

 

豆類及其 製品

加工後的豆製品,

如:豆漿、豆腐、 豆花、豆干等

未加工豆類,如:

黃豆、綠豆、紅 豆、蠶豆等

 

 

蔬 菜 類

 

嫩而纖維低的蔬菜 及瓜果類

粗而纖維多的蔬

菜如:竹筍、芹菜

等及蔬菜的 梗 部、莖部和老葉

 

 

 

 

 

水 果 類

 

 

 

去皮、去子、甜度

低的水果,如:木 瓜

甜度過高或過酸

的水果,以及含有 皮、子、粗而纖維 多的水果,如:番

石榴、草莓、香 蕉、鳳梨、龍眼、 荔枝、楊桃等

 

五穀莖類

五穀類及其製品,

如:米飯、米粉、 冬粉、麵條等

糯米類,如:肉

粽、油飯、湯圓等

 

 

 

調 味 品

 

 

 

鹽、醬油、味精等

辣椒、胡椒、芥

茉、咖哩、沙茶 醬、生青蔥、生蒜 頭、生洋蔥等

 

 

按我下載
2014/09/30

高 脂 血 症 是 指 血 液 中 的 膽 固 醇、三酸甘油酯過高。血脂異常,不 論是高膽固醇血症、高三酸甘油酯血 症或二者合併,是動脈硬化的主因, 會增加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疾病的機 率。適當控制血中脂肪量,可降低冠 狀動脈硬化症的發生。

*何謂膽固醇? 是人體細胞膜的主要成份,也是合成 膽酸、荷爾蒙和維他命 D 的基本原 料,是人體內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質。 可從食物攝取,也可人體自行合成膽 固醇。血中膽固醇長期偏高,易引起 心臟血管硬化、阻塞,增加心臟病與 腦中風發生的危險。

*何謂三酸甘油酯? 三酸甘油酯是由食物經小腸吸收及 肝臟代謝製造而來。主要是生理能量 的來源,大量攝取脂肪或醣類及飲酒 均會使體內三酸甘油酯的濃度增 加。過多的三酸甘油酯會堆積在肝臟 內形成脂肪肝。

*何謂脂蛋白?

包括 VLDL、LDL 及 HDL,各類脂蛋白 含有不同比率的膽固醇、三酸甘油 酯、磷脂質及蛋白質。 一.極低密度脂蛋白(VLDL) 主要成分為三酸甘油酯,於肝臟或小 腸內合成。若食入大量脂肪或醣類, 另增加極低密度脂蛋白的合成。 二.低密度脂蛋白(LDL)

攜帶血中 60-70%的膽固醇,由肝臟 帶到週邊組織。當濃度過高所引起的高膽固醇血症是冠狀動脈硬化和心 臟疾病的危險因子,所以稱為“壞”的膽固醇。

三.高密度脂蛋白(HDL)

運送血中 20-30%的膽固醇,將週邊 組織的膽固醇帶回肝臟代謝。濃度愈高,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疾病之機率愈 低,所以稱為“好”的膽固醇。

*造成高脂血症原因: 一.先天性:即遺傳體質。 二.後天性:常見的原因有飲食中攝取過多飽和脂肪酸或膽 固醇、糖尿病、腎臟病肝病、甲狀腺功能過低、藥物及抽菸等。

 

*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參考值

 

*高膽固醇血症之飲食原則:

1.維持理想體重。

2.控制脂肪總攝取量,限制熱量的 攝取;少食用單醣類及避免攝食過多脂肪。

3.多選用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如菜籽 油、橄欖油、花生油;或多元不飽和油脂,如葵花油、大豆油、玉米油、紅花籽油。

4.少食用飽和性油脂,如椰子油及棕 櫚油、核仁油、豬油、牛油。

5.少食用膽固醇含量過高之食物,如 蟹黃、蝦黃、魚卵。

6.多吃高纖維食物,如蔬菜及水果。

7.適當調整生活型態,如戒菸、少喝 酒,減少壓力產生。

8.每週須有 3-5 次適當的有氧運動,如游泳、慢跑、快走、韻律操等, 至少 30 分鐘並持之以恆。

 

*高三酸甘油酯之飲食原則:

1.控制體重,並維持理想體重。

2.多食用多醣類食物,如:五穀根莖 類,並避免攝取精製甜食、含有蔗糖、蜂蜜或果糖的飲料、各式糖果或糕餅、水果罐頭等加糖製品。

3.多攝食含 DHA、EPA 脂肪之魚類, 如秋刀魚、鮭魚、、日本花鯖魚、鰻魚(糯鰻、白鰻)、白鯧魚、牡犡 等。

4.不宜飲酒。

5.其他參考高膽固醇血症飲食原則。

 

*如何減少飲食中的油脂?

1.儘量選用燒、烤、燉、滷、清蒸或 水煮,少吃油炸、油酥類食物。

2.烹煮前將牛、羊、豬肉等去掉肥肉部份、雞、鴨等家禽類去皮。

3.改用低脂的牛奶、奶油、乳酪及優 格等來取代全脂的奶類製品。

4.每星期吃 2-3 次魚,減少其它肉類食物的攝取。

5.避免使用飽和脂肪烹調的食物,如 薯條、漢堡、披薩、熱狗等。

6.少吃蛋黃(一週不超過 3 個以上), 但可吃蛋白。

7.多選用扁豆、豌豆、豆莢類等富含蛋白質與可溶性纖維的食物。

8.多選用蔬菜、水果及全穀類(糙 米、全麥麵包、燕麥片、玉米片)及未加工的豆類製品等富含纖維 的食物。

9.大蒜製品可以降低血中低密度膽固醇,同時提升高密度膽固醇。

按我下載
2014/09/30

一、大腸結構:

大腸走向就像一個ㄇ字型的問 號,由肛門進入直腸、乙狀結腸、降 結腸、橫結腸、升結腸,最後到達盲 腸。所以大腸鏡碰到轉彎處或到達較 深處時,病患會感到臟器被拉扯的疼 痛。對於下腹部曾經開過刀或者骨盆 腔曾經發炎過的患者,會覺得比較疼 痛。在檢查過程中,只要您放鬆肌 肉,緩慢呼吸,配合指示,大多數都 能順利地完成檢查。

 

二、甚麼是大腸鏡?

大腸鏡是一種使用軟式長形管 狀的儀器來檢查大腸及直腸的檢 查。目前它是一種有效且安全用來診 斷大腸直腸疾病的方法,而且還可以 執行切片或切除息肉。大部份的大腸 鏡檢查都可以在門診執行。

 

三、適用對象:

1.不明原因腹痛、腹脹,大便習慣改 變,慢性腹瀉。

2.血便或大便潛血陽性反應,貧血。

3.大腸發炎疾病。

4.過去病史有大腸癌或息肉的病患 定期追蹤。

5.有大腸癌或息肉家族史。

6.五十歲以上篩檢大腸癌或息肉。

 

 

四、檢查前的腸道準備:

為確保大腸鏡檢查當天腸道乾 淨、不殘留糞渣,以助大腸鏡檢查能

順利進行,請務必配合。

1.檢查兩天: 宜進食低渣飲食(稀飯、麵條、白

 

吐司…等),不宜吃任何高纖、高 蛋白食物(青菜、水果、魚肉、豆 腐、麵筋、奶製類等),忌服牛奶 及其他乳製品,可喝運動飲料。

2.檢查前一天晚餐: 請進食清流質食物,例如:瘦肉 湯、運動飲料或濾渣果汁。

3.檢查前一晚: 需服用醫師開立的瀉劑,並配合飲 用大量的水或飲品。

4.腎衰竭、鬱血性心衰竭、肝硬化合 併腹水、先天性巨結腸症等疾病患 者請經醫師評估後服用瀉劑。

 

 

五、檢查過程:

1.通常檢查前會先注射平滑肌放鬆 劑,甚至止痛劑。

2.有經驗的醫師在大腸鏡插入過程 中,會儘量減少灌入空氣,運用技

巧如轉變姿勢、按壓腹部,快速到 達盲腸,再緩慢退出詳細觀察。

 

 

 

六、檢查後注意事項:

1. 大腸鏡檢查後,可能會感到腹脹, 可多走動或擦薄荷油幫助消氣。

2.可以立即進食。

3.要注意的是如有腹痛、血便等情況 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大腸鏡檢查 注意事項

 

 

 

 

七、結語:

大腸鏡檢查是大腸疾病最精確 的診斷工具,可以清楚觀察極微小的

病變,並且取切片化驗。對於息肉或 早期癌,也能用大腸鏡直接切除,避

免日後轉變成侵犯性大腸癌,而必頇

開刀切除。所以看過以上說明,以後 當醫師建議您做大腸鏡時,不要慌、

不要怕,早期診斷才能早期治療。

按我下載
2014/09/30

一、胃鏡檢查的目的:

上消化系統是指從口腔開始,經 過喉嚨、食道到達胃的一連串結構。 胃鏡檢查能很清楚的看出上消化道 之疾病,如食道炎、胃炎、食道潰瘍、 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息肉、食 道 炎 或 胃 癌 等,其診斷效果十分可 靠。對於病灶更可進一步做切片等治 療。

 

二、適用對象:

下腹部不舒服達 7 天以上、解黑 便、曾患消化性潰瘍或有胃癌家族病 史者,應定期接受胃鏡檢查。

 

 

三、檢查前的準備:

1.檢查前一天:

午夜 12 點後即開始禁食,包括水。

2.檢查前取下眼鏡及假牙。

3.送胃鏡室前給予肌肉注射平滑肌 鬆弛劑(Buscopan),以減少口、胃 中分泌物。

 

 

四、檢查過程:

1.側躺。

2.檢查 3 分鐘前在喉嚨噴麻醉劑,含 片刻,勿吐出以達麻醉效果。

3.醫師將長約 80 公分,粗約 1-1.5 公分的胃鏡,由口中緩緩插入胃部。

4.檢查一般約花 10-15 分鐘,會依檢 查目的不同而時間有差異。

5.在插管及拔管時,深呼吸放鬆心情。

6.當管子到達喉嚨時,作吞嚥動作。

7.插管過程中有嘔吐感,可作深呼吸 減輕不適。

8.當醫師在做診斷時,不要做吞嚥動作,而應改由鼻子吸氣,口中緩緩 吐氣,以便檢查順利完成。

9.有些人會因空氣隨管子進入胃 中,而感覺脹氣、噁心。如果感覺 疼痛不適,請向醫護人員打個手 勢,千萬別抓住管子或發出聲音。

 

 

五、檢查後注意事項:

1.檢查後不可馬上進食。

2.一小時後,先喝少許的水,沒有嗆 到或其他不適,才可以吃東西。

3.檢查後喉嚨會有不適感,2-3 天症 狀可消失。

4.檢查後 2-3 天內,避免進食刺激、 辛辣及熱食。

按我下載
2014/09/30

  「跌倒」所導致的傷害不亞 於疾病本身,輕者為擦撞、瘀腫 或撕裂傷,重者則可能骨折或內 出血;跌倒也是 65 歲以上老人事 故傷害死亡的主要原因,對健康 與生命有一定程度的威脅,也會 造成疾病以外的二次傷害。

   跌倒除了導致身心的壓力過 大、精神方面的緊張與不安及增 加醫療成本外,也會因心理上害 怕跌倒,而造成畏縮、自我設限 而不敢外出,有時連吃飯、洗澡 或穿衣,都要人幫忙,進而逐漸 演變成失能。因此預防跌倒事件 發生,確保病人的安全是非常重要。

 

 

◎什麼情況下容易跌倒?

1.年紀大於 60 歲以上,曾經跌倒, 走 路 不 穩 , 沒 有 家 人 在 旁 照 顧

者。。

2.視力模糊不清,如患白內障、老花 眼。

3.貧血、虛弱、營養不良、常覺得 頭暈目眩。

4.常感全身無力。

5.行動不方便的患者。

6.突然變換姿勢、姿勢性低血壓。

7.剛睡醒即想下床者。

8.室內燈光昏暗不明。

9.使用易造成嗜睡或暈眩的藥物。

10. 精神狀況缺失,包括定向不 良 、 喪 失 意 識 ( 昏 厥 或 癲 癇 發 作)。

11.感覺缺失,如:失明、失聰、 暈眩。

12.有睡眠障礙的情況、服用影響 意 識 或 活 動 之 藥 物 , 如 利 尿 劑 、 輕 瀉 劑 、 鎮 靜 安 眠 藥 、 止 痛藥或心血管用藥。

13.手術或麻醉後,穿著過長容易 踩 到 或 絆 倒 之 衣 褲 , 下 床 如 廁 未穿防滑鞋。

14.環境因素:如放置危險物、地板滑、地面溼滑、物品散亂導致 絆倒。

 

◎您知道如何預防跌倒嗎?

1.日常用品放在方便拿到的地方。

2.走路時可利用走廊或廁所的扶手。

3.若要下床活動請先在床沿休息一 下,並擺動雙腳,待無頭暈感時,再緩慢下床。

4.若行動不便可使用助行器行走。

5.使用輪椅前,請護理人員或家屬固 定輪椅輪子。

6.進出浴廁時,請注意門檻高低差 距。

7.地面盡量保持乾燥避免潮濕,如有 潮濕,請立即告知。

8.穿著尺寸合適且防滑的鞋子。

9.晚上睡覺將呼叫鈴線置於床上,預 防翻身跌落時,可將床欄拉起。

10. 須要協助時請按呼叫鈴或對講機,以便協助。

11.如廁蹲下及站起時,動作應緩慢。

12.病床應固定妥當,以防因滑動, 引起跌倒。

13.病床搖桿須隨時放回原位,以防絆倒。

14.病床高度盡量調低,以降低跌傷 程度。

15.若覺病房或浴室太暗時,請馬上 告訴醫療人員。

 

◎居家預防跌倒:

1.下床或改變姿勢時,應採漸進 式且動作要放慢。

2.請穿著大小合宜的衣褲,鞋子 要大小合適、平穩、防滑、低 跟,若鞋底磨損應更換。

3.睡前減少飲水量,並排空膀胱。

4.在臥室、樓梯、走道、廁所應 留一盞燈,以預防夜間下床因 照明不佳而跌倒。

5.浴室、廁所可加裝扶手,並放 置防滑墊;馬桶的高度不宜太低,以免老人們因坐起不易而 跌倒。

6.避免使用光滑的地板,或在地 板上打一層防滑蠟。

7.桌腳和床腳加裝止滑墊,防止桌/床的移動。

8.時常清理地上雜物。

9.床高應維持 40-65 公分,儘量 備有雙側床欄或有保護設備。

10.若發生不明原因之跌倒,無論有 無受傷,均需返院檢查。

按我下載
2014/09/30

*什麼是高血糖急症? 當體內缺法足夠的胰島素時,我們所 攝 取 的 碳 水 化 合 物 無 法 被 有 效 的 利 用,而造成血糖過高。若胰島素分泌極 少,體內的脂肪會被分解,行成酮體, 而造成『酮酸中毒』。若血壓很高(有 時超過 1000mg/dl),而且意識不清,但 沒有出現酮體則稱,『高血糖高透壓狀 態』。(見表一)

 

 

*發生高血糖的原因

1.胰島素的用量不足、忘記吃藥或忘記 施打胰島素。

2.進食量太多。

3.沒有規律運動。

4.情緒不穩、壓力太大。

5.生病、發炎感染。

6.不知道自己患有糖尿病。

 

*高血糖的症狀

1.尿多、極度口渴。

2.皮膚乾燥、脫水、眼窩凹陷。

3.噁心、嘔吐、腹部不適。

4.厭食、體重減輕、虛弱無力。

5.心跳快速、呼吸緩而深。

6.血糖測試值升高。

7.嗜睡、神智不清。

 

*高血糖的處理

1.立即驗血糖。

2.多攝取水份。

3.注意保暖。

4.立即就醫。

 

*如何預防高血糖

1.按時吃降血糖藥或施打胰島素,不可任意停藥。

2.按醫護人員及營養師的指示進食。

3.平日要注意血糖的控制,常檢查血糖 值。

4.每日有規律運動。

5.生病時,不能自行停止口服降血糖藥 或胰島素,應立即求醫診治。

6.不舒服時請隨時測血糖、尿糖及尿 酮。

7.攝取足夠水分。

8.對高血糖的症狀提高警覺。

9.找出高血糖發生之原因,避免下次再 發生。

10.按時回醫院複診。

 

*表一

 

 

酮酸中毒(DKA)

 

 

差異點

主要發生於第 1 型糖尿病人

胰島素分泌缺乏,體內的脂肪 會被分解形成酮體,而造成。

血糖值

>250mg/dl

 

 

症 狀

口渴、噁心、嘔吐、腹痛、食 慾不佳、視力模糊、意識不清 呼吸急促、帶有丙酮水果氣味

 

 

 

 

 

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性昏迷

(HHNK)

 

 

 

差異點

主要發生於第 2 型糖尿病人

若血糖很高(有時超過

600mg/dl),且意識不清,但沒 有出現酮體。

血糖值

>500mg/dl

 

 

症 狀

口渴、多尿、噁心、嘔吐、脫 水、視力模糊、意識不清、昏 迷

 

 

 

 

按我下載
2014/09/30

◎何謂低血糖 
  正常血糖值的範圍大約為 60-115 mg/dl,當血糖濃度降至 70mg/dl 以下會產生低血糖的症狀,但有些人血糖由高濃度急速下降時,雖然血糖仍未過低,也可能會產生類似低血糖症狀。 
 
◎ 發生原因                                
1.使用過量的胰島素、使用時間不對、   劑量錯誤、注射部位不同所影響。                         
2.運動量增加而胰島素劑量沒有調整,   或運動時缺乏適當的食物補充。             
3.沒有吃飯、延遲吃飯、吃得太少。 
4.肝、腎功能不良。 
5.嘔吐、腹瀉等身體上的不適。 
6.喝酒過多或合併其它原因。 
 
◎症狀                                 
輕度: 
虛弱、嗜睡、饑餓感、手腳發抖、冒冷汗、心跳加快、皮膚蒼白、全身無力、易怒、激動、震顫、頭暈、嘴唇麻、抽筋感、頭痛及混亂。 
重度: 
視力模糊、突然間的情緒改變、性格改變、行為改變、失去定向感、反應遲鈍甚至抽筋、昏迷。 長期的糖尿病患,由於某些對低血糖反應的機能受到破壞,所以可能無任何警覺性症狀,發生低血糖時並不察覺,當血糖低到某一程度,便馬上昏迷,是極
之危險的一種表現。 
 
◎ 處理                                    
1.最好先測血糖。 
2.意識清醒者,服用三顆方糖或含糖份食物(果汁、汽水約 120 cc)若症狀未解除,15 分鐘內重覆給予含糖份食物,大部份經由以上治療幾乎可以恢復,若無法恢復立即送醫治療。 
3.如果十分鐘後症狀仍未改善可再重複吃ㄧ次,當不適的症狀消失後,應儘量進食正餐或點心。 
4.意識昏迷者,勿給任何食物以避免嗆到造成吸入性肺炎。 
5.血糖穩定 100~200mg/dl 之間,且無症狀時才可以工作。   
 
◎血糖過低昏迷了,旁人應做… 
1.不要幫病人打胰島素。 
2.不要強塞食物或液體到病人口中。 
3.不要將手放入病人的口中。 
4.維持呼吸道通暢。 
5.注射升糖素。 
6.打緊急電話 119 求救。 
 
           
◎ 預防  
1.飲食方面: 
按時且定量進食三餐及點心;不可延誤進食時間太久。 
2.運動方面: 
儘量勿空腹運動,當有額外運動時,進食額外點心。 
3.藥物方面: 
服降血糖藥物,或注射胰島素半小時後要進食,且劑量須正確無誤。 
4.記住警訊。 
5.隨身攜帶方糖或葡萄糖片,並告知親近家屬或朋友如何處理低血糖。 
6.準備一張識別卡。 
7.發生低血糖的症狀時,立刻驗血,並找出可能的原因,予以改善。 
8. 若有「無預警的低血糖」應多測血糖,以判斷何種狀況。  
9.定期就診並向醫生反應低血糖發生的時間、可能的狀況,以做為醫生調整藥物的參考。

按我下載
2014/09/30

糖尿病人,即使是一個很小的足部外傷,都很容易產生感染。例如, 一個沒有治療的切傷或雞眼會變成 感染,也可能導致壞死。因此,糖尿 病人應特別重視他們的足部照護。

 

◎容易發生的原因:

1.神經病變可使您的足部失去知覺

,所以小小的傷口並不會引起您的 注意,而導致無法收拾的後果。

2.血管病變使足部循環變差,傷口不 易癒合。

3.感染。

 

◎糖尿病足部問題的處理

當病人因足部問題來求治時,多 半為時已慢。治療效果不良,難逃截 肢命運。最好能事先預防,例如治療 高血壓,高血脂等風險因素;最少也

 

要能早期發現,提早治療,才能減少

悲劇的發生。

1.評估傷口狀況,如深度、大小、顏 色、滲出液等。

2.傷口行清創術並做細菌培養。

3.血糖控制。

4.使用抗生素、高壓氧治療。

5.減少水腫,改善血液供應。

6.暫時避免承受重力。

 

◎保護你足部的簡單步驟:

1.控制你的血糖:

控 制 血 糖 可 降 低 神 經 傷 害 高 達

56%,所以控制您的血糖是預防足 部病變的最基本要求。

2. 每 天 應 檢 視 你 的 足 部 是 否 有 切 傷、傷口、撞傷及紅點產生。

3.洗淨及擦乾你的足部,包括趾間。

4.穿著合適的鞋襪。

5.勿赤腳走路。

6.勿吸煙。

7.當你的足趾需修剪時,應平剪你的 足趾,而且應在你可看得很清楚的 情況下修剪。

8.如果你無法看得很清楚或腳趾太 厚或泛黃,讓足部醫師來修剪。

9.勿剪入趾甲縫,傷及趾肉。

10.勿剪雞眼或硬皮。

11.勿使用剃刀葉片、雞眼貼布、雞 眼液或硬皮去除器。

12.如果你腳上有了傷口,馬上去看 醫師。

 

 

◎健康足部檢查表:

脫去你的鞋子和襪子,將你的足 部在腿部支撐的情況下放置在一舒 適的姿勢,如果在以下的問題當中有 任何答案是"是"的,應向你的醫師報告。

1.1.轉動你的足踝上和下,內和外,有沒有感覺好像很僵硬?痛不痛?

2.擺動你的腳趾,現在分開你的腳 趾,有沒有好像很僵硬?痛不痛?

3.你的肌肉痙攣嗎?

4. 檢 查 你 的 足 踝 及 足 部 有 無 腫 脹 嗎?

5.腫脹總是在起床後變得更糟,而且 差不多是整天嗎?

6.檢查你的腳趾有無畸形的情形?

7.你的腳趾有無重疊?

8.你的腳趾有無彎曲?

9.你有一大趾內側腫脹嗎?

 

 

◎維持足部在最好情況的建議:

1.將你的足部伸直,旋轉你的足踝, 擺動你的腳趾。

2.走路運動。

3.當你坐著時,伸直你的足部。

4.不要長期坐著不起身或不走動。

5.穿合適的鞋襪。

按我下載
2014/09/30

糖尿病併發症通常分為兩種:急 性和慢性。急性併發症是最常見的併 發症。如果不知道應如何治療,後果 會非常嚴重。每個人對體內血糖值變 化的反應不盡相同。因此瞭解自己正 常的血糖值非常重要。這樣可以體會 到 感 覺 異 樣 時 身 體 產 生 的 各 種 現 象,並且如果需要,還可以採取必要 措施。

 

◎常見的急性併發症包括:

1.低血糖症: 當血糖濃度過低時,稱為低血糖症。

未患有糖尿病的人也會出現低血糖 值的情況。

2.高血糖症: 當血糖濃度過高時,稱為高血糖症。

3.患有其他疾病的時期:

疾病會影響血糖變化。請經常測量血 糖,一定要瞭解當身體不適時,如何調整糖尿病治療的方案。

4.糖尿病酮酸中毒: 如果患有第一型糖尿病,大量酮和危險的高血糖濃度會導致急症。

 

◎低血糖症:

 

血糖低於 70mg/dl 以下。

1.症狀: 心跳加快、發抖、冒汗、饑餓感、頭昏、視力模糊、焦慮不安,甚至昏迷。

2.原因:

使 用 過 量 的 胰 島 素 或 口 服 降 血 糖 藥、食物攝取不足或時間不適當、運動過度未補充食物、喝酒過多等。

3.處理:

(1)神智清醒者口含方糖 4-6 顆或 果汁、可樂、汽水 120~150cc。

10 分鐘後可再重覆一次,直到症狀減輕,若未見改善則立刻 送醫院治療。

(2)昏迷者可將糖漿一茶匙滴入臉頰與牙齦之間,每 10 分鐘一 次,並立刻送醫院治療。

 

◎高血糖症: 高血糖高滲透壓非酮酸血症:血糖極 度升高合併血液滲透壓明顯升高,通 常發生在非胰島素依賴型病人。

1.症狀: 口渴、多尿、倦怠、皮膚脫水、眼框 凹陷、心跳加速、血壓降低、意識障 礙,甚至昏迷。

2.原因:

 

攝 入 胰 島 素 或 口 服 藥 物 的 藥 量 過 少,攝入過多的食物,活動量或運動 低於正常水平,感染,疾病或受傷, 壓力過大等。

3.處理:

(1)應更經常測量血糖,並記錄測量結果。有助於找到血糖變化規律,並調整治療方案以避免 高血糖症。

(2)檢查尿酮,如果出現尿酮,請立即報告醫生。

(3)按照處方使用胰島素和口服藥物。

(4)遵守飲食計劃,並多喝不含熱量的飲料。

(5)只有在酮消失後,才能繼續運動。

 

三.糖尿病酮酸中毒: 血糖增高合併酮酸產生,常發生在胰島素依賴型病人。

 

1.症狀:

高血糖值(高於 240mg/dl),容易饑餓 和頻尿,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面部潮紅、昏厥,尿液中含酮,噁心,嘔

吐和/或胃痛,呼氣帶有酸味或果味, 脫水、疲勞等。

2.處理:

(1)立即送醫處理。

(2)繼續使用胰島素,即時無法進 食。

(3)每天至少檢查一次血糖,最好

檢查多次。紀錄測量時間和血 糖值。

(4)當血糖高於 240mg/dl 或身體感 覺不適時,就應檢查尿酮。

(5)出現尿酮和高血糖時,應報告

醫生;糖尿病酮酸中毒(DKA)的發病急速,但是仍可預防。

按我下載
2014/09/30

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疾病,可導致 人體無法製造或正常使用胰島素。島素是一種激素,可以幫助人體利用 葡萄糖,為人體提供能量。患有糖尿

病以後,人體無法進行正常的糖(葡

萄糖)代謝,因此無法獲得必需的能 量,同時導致血液中的糖堆積,從而

損害人體及其各個系統。

 

 

◎糖尿病的類型: 主要類型有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 尿病妊娠糖尿病葡萄糖耐受不良 空腹葡萄糖異常,並且每種糖尿病的 症狀和治療都略有不同。

 

 

◎糖尿病會傳染或遺傳嗎?

糖尿病不是傳染病,所以不會傳 染,但可能會遺傳給下一代,特別是

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第二型),

父母親任一方有糖尿病的話,子女得 到糖尿病的機會是 1/4,父母親雙方

都有糖尿病的話,子女得到糖尿病的

機會是 1/2 至 2/3。而非胰島素依賴 型病人(第一型)的子女,得到糖尿

 

病的機會並不會比一般人大。

 

 

◎糖尿病會好嗎?

糖尿病目前不能治癒。藉由飲食 控制及運動,有些人甚至不須藥物治 療就可以把血糖控制在正常的範圍

內,但是一旦停止飲食控制、運動或

藥物治療,血糖還是會逐漸升高。

 

 

◎糖尿病的治療有偏方嗎?

目前無有效的偏方。某些偏方可 能對少部份輕微血糖升高的病人有

幫助,但是這種作用只要嚴格的飲食

控制及適當的運動也可以達到,而且 對大部份的人來說,這些偏方並無療

效,甚至反而會加重病情,所以不要

輕易嘗試。

 

 

◎中藥可以治療糖尿病嗎?

中藥對輕微的糖尿病有效,也可 以減輕症狀,但是嚴重的血糖升高,

單靠中藥治療是不夠的,而且危險。

 

 

◎有人認為水果的糖份不會影

 

響血糖,對嗎?

不對。水果所含的糖份主要是蔗 糖或果糖,跟其他甜的東西一樣,會

使血糖升高。所以水果的攝取量必須

限制。

 

 

◎糖尿病人一旦接受胰島素治 療,是不是一輩子都必須注射胰 島素?

不一定。胰島素依賴型病人終生

都需要胰島素治療。非胰島素依賴型 病人,假設平常以口服藥物治療(或

單靠飲食控制及運動)血糖即控制得

良好的話,如果因為某些因素(如生 病或開刀)而使用胰島素治療時,在

病情穩定後,大部分都可以改回口服

藥物治療。

 

 

◎胰島素注射會使視力變壞,會 傷害腎臟嗎?

不會。視力變壞最主要的原因是 血糖控制不好所造成的。胰島素注射

雖然會使有些人的視力變差,但是這 種情形只是短暫的,在一段時間後就

 

 

 

會改善。而且,根據研究,血糖控制

較好的病人,在二、三年後,其視力 會比控制不好的病人好。至於腎臟功

能減退的原因,也是血糖控制不好所

造成的,胰島素治療後,血糖仍然不 正常的病人,腎臟功能當然還是會減

退。血糖控制得越好,腎功能就越能

保持正常。

 

 

◎懷孕時注射胰島素會影響胎 兒嗎?

不會。血糖升高會造成胎兒畸 型、體重過重、早產、流產或死產,

所以懷孕時一定要把血糖控制在正 常範圍內,而懷孕時不能使用口服降

血糖藥,只能用胰島素注射治療糖尿

病。當然,如果飲食控制及運動就能 把血糖控制好的話,也可以不必注射

胰島素。

 

 

◎糖尿病人可以結婚嗎?

可以。糖尿病人可以和一般人一 樣過著美滿的人生:就學、就業、交

友、結婚、生子、享受和其他人一樣

 

的家庭生活‧糖尿病人的伴侶也應該

以很理性的態度,互相扶持,一共同 面對糖尿病。

 

 

◎ 糖 尿 病 人 需 要 高 蛋 白 食 物 嗎?可以服用維他命嗎?

高蛋白食物會加重腎臟負擔,所

以 當 腎 功 能 異 常 最 好 不 要 過 度 食 用;至於維他命製劑,在合理的建議

劑量內,可以安心服用。

按我下載
2014/09/30

根據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公佈最 新血壓的分類及定義,成人的理想正 常血壓值為收縮壓低於 120 mmHg 且 舒張壓低於 80 mmHg;若血壓值超過

140/90 mmHg,便是高血壓。而血壓 介於 120-139  / 80-89  mmHg 則稱為 高血壓前期。但當測量到血壓偏高

時,不等於已經有高血壓疾病,需持 續測量血壓至少 1-2 個星期,並於一 天中多量幾次及加以記錄,了解血壓 在一天裡的變化。

 

 

◎分類

一.原發性高血壓:

佔所有高血壓之 90~95%,找不出特定 致病的原因,可能是多重因素,包

括:

1.遺傳基因。

2.環境因素,如:長期情緒緊張。

3.飲食,攝取過多食鹽及高油脂類。

4.肥胖。

5.吸菸。 二.續發性高血壓:

是可找出特殊病因之高血壓。主要

 

是由腎臟病所造成,但偶爾也出 現因為主動脈狹窄﹑某些荷爾蒙 分泌過多,以及與腻垂體腎上腺 腎臟腫瘤腻部或血流壓縮有關的 病症所引起。

 

 

◎症狀 大部份初期是沒有症狀的,於體

檢時才發現血壓升高。 症狀包括:

1.頭痛:枕骨頭痛、後頸部僵硬、最 常發生在清晨、併有噁心、嘔吐、

思睡。

2.眩暈、臉色潮紅、疲倦。

3.視力模糊、夜尿、心絞痛。

4.下肢水腫,運動時呼吸因難。

5.視網膜出血和有滲出液。

 

 

◎高血壓的治療: 以非藥物療法為優先,其次為藥物 治療。 一.非藥物療法:包括飲食控制。

1.避免抽菸,限制鹽份的攝取,烹調 宜清淡。

 

2.盡量使用,植物油 (椰子油、棕櫚 油除外)  。

3.避免高膽固醇食物。

4.避免刺激性食物及調味品,如:味 精、豆瓣醬、辣椒醬。

5.限制咖啡、酒的過度飲用。

6.適當的運動,尤其是有氧運動,控 制體重。

7.放鬆心情,避免焦慮不安、生氣。

8.控制體重。 二.藥物治療:

1.降血壓藥物有利尿劑。

2.交感神經抑制劑:包括乙型或甲型 抑制劑等。

3.血管擴張劑、鈣離子阻斷劑。

4.腎活素轉化脢抑制劑。

 

 

◎控制血壓在正常範圍:

1.需按時服藥:

遵照醫師處方記載的藥物,不可以根 據自己感覺血壓高或低來增減藥物。

2.定期返院診治。

 

 

◎預防高血壓之方法:

一.控制體重:

理想 BMI 值為 18.5-23.9 之間

(BMI=體重/身高 2)。腰圍男性應小於

90 公分,女性小於 80 公分。肥胖是 造成高血壓的原因之一。若體內脂肪

大量集中在腹部,就更容易引發高血 壓、糖尿病等代謝症候群,罹患冠狀

動脈心臟病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

二.均衡健康飲食: 多吃蔬菜、水果、堅果、低脂食物。

避免高脂食物如甜點、零食。以魚

類、白肉取代紅肉。減少納鹽攝取, 每日不超過 6 克食鹽。

三.規律有氧運動:

經常運動可使舒張壓降低約 10 mmHg

。多從事安全溫和的有氧運動,例如 快走、慢跑、游泳、騎腳踏車、韻律

操、土風舞等。持續每天達 30 分鐘, 可提升個人體力、心臟功能、並降低

血壓。 四.控制飲酒: 飲酒使高血壓藥物失去療效。每天喝 超過 210g 酒類,罹患高血壓之機率 升高。避免血壓上升,每天酒精攝取 量應少於 30cc。

按我下載
2014/09/30

◎何謂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是指消化道部位受 到胃液中酸的腐蝕造成黏膜受損,引

起潰瘍現象。如發生在十二指腸,就

叫做十二指腸潰瘍,發生在胃,就叫 做胃潰瘍。常見的消化性潰瘍以十二

指腸為最多。

 

 

◎常見的因素

1.藥物:長期服用非類固醇抗炎症藥 物。

2.情緒壓力:情緒易緊張、壓力過 大。

3.有家族遺傳傾向。

4.飲食因素:喜愛吃刺激性食物者, 如辣椒;暴飲暴食、進食匆促、進

食不定時。

5.過度抽煙、喝酒、咖啡過量。

6.胃液分泌過多。

 

 

◎症狀

1.大部分感覺有打嗝、脹氣、噁心、 食欲不振、嘔吐、吐酸水。

2.少部分感覺有燒灼感、悶痛、脹

 

痛、饑餓痛,甚至劇烈疼痛。

3.上腹疼痛,是從潰瘍處發生的。

4.嚴重者會有解黑便、吐血、胃穿 孔、幽門阻塞等症狀。

 

◎檢查方式

臨床表徵、胃鏡、糞便。

 

 

◎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區別

 

 

項目

病                症

胃  潰  瘍

十 二 指 腸 潰 瘍

腹痛部位

中上腹部

上腹部

發生時間

進食後半小時至

1 小時

進食後 2-3 小時

持續時間

持續 15 分-1 小

吃完食物 2-4 小

時到下次進餐

性質

燒灼感

饑餓時不舒服感

進食對患

者影響

進食會加重疼痛

進食可減輕疼痛

 

◎治療方法

1.藥物治療:

例如口服制酸劑 2-4 個月。大部分口 服藥物於飯後 1 小時服用。若有幽門

螺旋桿菌則合併抗生素使用 1-2 週。

 

2.非藥物治療: 由生活習慣及飲食習慣調整,避開消 化性潰瘍的各種危險因子。

 

◎日常保健

1.吃飯要定時定量。

2.食用溫和飲食: 即無刺激性、含低纖維質、易於消 化;具有足夠營養的飲食。

3.避免熬夜、生活規律。

4.避免壓力及情緒緊張。

5.注意溫度變化,身體保暖。

6.避免抽煙、飲酒。

7.了解出血症狀: 腹痛、噁心、呼吸心跳加快、臉色

蒼白、吐血、解黑便。

8.遵守醫師指示服藥。

9.定期追蹤檢查及治療。

 

食 物

種 類

可        食

建 議 少 食

 

 

點 心 類

 

蘇打餅干、烤土 司、無糖果凍

甜點食品,如:蛋

糕、餅干、紅豆 湯、綠豆湯、糯米 點心等

 

 

 

 

 

其    他

 

 

 

 

 

清淡食物

肉汁,如:雞湯、

排骨湯;油炸食 物、烤製太硬的食 物,如:烤雞的雞 皮;濃茶、咖啡、

酒等;堅果類, 如:瓜子、核桃、 腰果等

 

 

食 物

種 類

可        食

建 議 少 食

奶類及相

關製品

不加糖的奶類及其

製品

調味乳、煉乳及加

糖奶製品

 

肉、魚、 蛋

嫩而無筋的瘦肉,

如:雞、鴨、魚、

豬肉、牛肉、內臟 等、蛋

過老的或含筋的

肉類,如:牛筋、 蹄筋等;煎蛋、烹

飪過久的硬蛋

 

豆類及其 製品

加工後的豆製品,

如:豆漿、豆腐、 豆花、豆干等

未加工豆類,如:

黃豆、綠豆、紅 豆、蠶豆等

 

 

蔬 菜 類

 

嫩而纖維低的蔬菜 及瓜果類

粗而纖維多的蔬

菜如:竹筍、芹菜

等及蔬菜的 梗 部、莖部和老葉

 

 

 

 

 

水 果 類

 

 

 

去皮、去子、甜度

低的水果,如:木 瓜

甜度過高或過酸

的水果,以及含有 皮、子、粗而纖維 多的水果,如:番

石榴、草莓、香 蕉、鳳梨、龍眼、 荔枝、楊桃等

 

五穀莖類

五穀類及其製品,

如:米飯、米粉、 冬粉、麵條等

糯米類,如:肉

粽、油飯、湯圓等

 

 

 

調 味 品

 

 

 

鹽、醬油、味精等

辣椒、胡椒、芥

茉、咖哩、沙茶 醬、生青蔥、生蒜 頭、生洋蔥等

 

 

按我下載
2014/09/30

◎什麼是大腸直腸癌?

一般是指最常見的大腸直腸腺 癌,由腸粘膜細胞突然不受控制的增

生。易發生於年紀大者,從 40-45 歲

開始隨年紀增加而增加。

 

 

◎高危險群

1.過去曾罹患大腸直腸癌,並經手術 治療後的患者。

2.父母或兄弟姊妹曾罹患大腸直癌

者。

3.潰瘍性結腸炎患者。

4.曾患大腸息肉者,或是父母、兄弟 姊妹被發現有息肉群症者(息肉數 在 100 個以上)。

5.家族曾患有腺癌(如肺、腸、胃、

卵巢、甲狀腺、乳癌)者。

 

 

◎症狀

1.較早即有出血便、肛門出血、裏急 後重、排便習性改變(如腹瀉、便

秘或不規則)、與大便變細等症狀。

2.癌瘤常生長到很大才因缺鐵性貧 血、腹部脹氣、腹部腫塊、腹痛(因

 

腸阻塞)、體重減輕、淋巴腺腫大 等症狀被發現。

 

 

◎大腸直腸癌分期 第一期: 指腫瘤僅局限於大腸直腸黏膜表 面,但沒有向下侵犯到腸壁肌肉,也 沒有淋巴腺轉移者,預後最佳。 第二期: 指腫瘤已經由腸黏膜表面有向下侵 犯到腸壁肌肉,但沒有淋巴腺轉移 者,預後次佳。

第三期: 指腫瘤已經由有淋巴腺轉移者,預後 稍差。

第四期:

指腫瘤已經有遠端(如肝、肺)轉移 者,預後最差。

 

 

◎治療: 以手術切除為主,人才有根治的機 會。醫師會為病患安排檢查以評估是 否要施以輔助性的放射或化學藥物 治療、切除範圍、以及肛門能否保

 

留。

 

 

◎早期發現法

一、一般民眾:

1.每半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

2.若有便血、大便習慣改變,不明原 因之腹脹、貧血等疑似症狀,請立

即找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 二、高危險群:

1.除每半年做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外

,應在醫院做一次全大腸檢查。

2.若發現癌前病變,立即接受治療。 若為陰性,則按醫囑定期追蹤。

 

◎預防方法

一.最好的預防方法是每年健康檢查 暨癌症篩檢。

二.飲食方面:

1.避免食用含硝酸鹽或亞硝酸鹽保 存的肉類,如培根(火腿)及香腸。

2.儘可能避免食用有色添加物。

3.避免用含有聚氯乙烯的塑膠膜或 布料包紮食品或儲存。

4.避免食用人工甘味料。

 

 

 

5.所有青菜及水果均需充分清洗覆

蓋於表面的除蟲劑(如農藥)。

6.吃大量的水果、蔬菜、和全穀類食 品(胚芽米、糙米、全麥),限制高

脂肪的食品。

7.從補充劑或是低脂的乳製品中攝 取到較多的鈣。

8.增加攝取纖維素增加糞量,稀釋在 糞便中致癌物的含量,加速糞的排

空,使致癌物與直腸粘膜接觸的時

間減少。

9.抗氧化的微量維生素可以減少癌 化的作用,包括胡蘿蔔素、維生素

C、E。

10.降低脂肪的攝取: 肉類要去皮,多吃雞(白肉)、魚,

少吃牛、羊、豬肉(紅肉)。食用低 脂或脫脂牛奶或奶製品,少吃含豐

富奶油的點心, 食物多用清蒸、

水煮,使用植物油,避免食用反覆 油炸的油。

11.吸煙、喝酒、紅肉的攝取、動物

性脂肪、膽固醇等,在統計上都增 加大腸直腸癌的風險。

 

按我下載
2014/09/30

腸胃道出血可分為上消化道及 下腸胃道出血。上消化道是指從食道 到小腸,下消化道是指從小腸遠端經 大腸到肛門為止。

 

 

◎常見原因

1.原因很多,會引起吐血較常見的原因有食道炎、胃炎、十二指腸潰 瘍、胃潰瘍、壓力性潰瘍、食道靜

脈瘤破裂等。

2.其他較少見吐血的尚有酒精或藥 物引起的急性胃炎和激烈的嘔吐所引起的馬樂利-威氏症候群。

3.便血的原因則以痔瘡出血、大腸結 腸炎、憩室炎及直腸癌比較常見。

4.另外還有肛門裂傷、虛血性大腸

炎、阿米巴痢疾、大腸憩室炎、潰 瘍性大腸炎等疾病也會引起便血。

5.長期服用阿斯匹靈或類固醇藥物。

6.長期抽煙、喝酒。

7.情緒容易緊張或常處於生活、工作 環境壓力較大者。

 

◎臨床症狀

 

一.上腸胃道出血: 包括吐血及解黑便;嚴重的話可能 解柏油便,其他像心博過速、血壓 不穩等情形,嚴重時可能會低血容 性休克出現。

二.下腸胃道出血: 則大多是解鮮血便。

 

◎診斷檢查

一.內視鏡檢查: 一方面可看到病灶位置;另一方面 對單純的出血可做局部注射止血劑或電燒止血的處理。

二.血管攝影: 胃部手術後的出血及小腸不正常的血管出血,診斷很困難,必要時可以安排血管攝影檢查,看是哪裡 的血管出血,並可做栓塞止血術。

三.核子醫學攝影:

將同位素注入血管,然後安排紅血 球攝影,來檢視出血的位置。

 

◎醫療處置

一.內科藥物治療:

 

一般還是先考慮內科治療,像輸 血、注射止血劑、注射胃酸抑制劑 體液的補充、生命徵象的監測。對 食道靜脈瘤出血的治療必要時可 置放食道球,以壓迫方式達到止血 的效果。

二.外科手術治療:

1.內科治療無效時,考慮手術治療。

2.一般沒有潰瘍存在,單純是不正常 血管出血,例:門脈高壓引起的食道靜脈瘤出血可以考慮直接內視 鏡血管結紮術來止血。

3.若因潰瘍而導致出血,則看潰瘍位置做胃減酸以及胃切除手術。

4.若為小腸不正常血管出血,在確定 出血位置後,實行局部小腸切除術,將不正常出血的血管切除。

 

 

◎護理措施

1.監測生命徵象及體液電解質的變 化。

2.維持呼吸道通暢預防嘔吐物吸入。

3.給予靜脈輸液的補充。

4.完全臥床休息,以增加腸胃道的組織灌流量。

5.教導勿用力咳嗽、打噴嚏、用力解 便,避免出血。

6.觀察病患嘔吐物、大便的顏色以評估出血狀況。

7.監測血紅素及血容比變化。

 

 

◎預防

1.維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勿熬夜,最 好有輕鬆及無壓力的生活步調及進食環境。

2.改變飲食習慣,勿暴飲暴食。

3.用餐後最好有 15-30 分鐘的休息再 開始工作。

4.避免刺激性的食物及調味料,如辣 椒、芥末、醋、胡椒等。

5.戒菸酒。

6.避免飲用刺激胃酸分泌的飲料,如 咖啡、可樂、高糖分果汁、濃茶等。

7.盡量避免高澱粉的食物,如稀飯、 地瓜,其容易使胃酸分泌增加。

8.注意藥物服用。阿斯匹靈是預防心臟病的用藥,可抑制血液凝固,預 防血栓產生,但卻造成胃出血的發生機率;類固醇類止痛消炎藥,容易降低胃壁黏膜抗胃酸的功能,所 以長期使用此兩類藥物的患者,應注意藥物的劑量、服用方式及相關的副作用產生。

9.注意保暖。冬天氣溫低,血管容易 收縮造成血流降低,導致胃分泌黏液的功能下降,增加胃出血機率。

按我下載
2014/09/30

上腸胃道出血是屬於一種內科 急症,通常是指食道、胃、十二指腸 病灶所發生之出血。

 

◎原因

1. 最 常 見 的 原 因 是 由 潰 瘍 性 疾 病

(胃、食道、十二指腸潰瘍),急 性糜爛性病灶,食道或胃靜脈曲張 出血及胃、食道交接處撕裂傷、腫

瘤、血管病變。

2.壓力大,以及藥物、煙、酒或食物 等刺激導致黏膜病變,而引發上腸

胃道出血。

 

 

◎症狀

1.解大便黑色或與柏油一樣,若出血 在四小時以內排出,則大便會呈鮮

紅色。

2.若大量出血,胃可能會嘔吐出鮮血 或咖啡色渣。

3.頭暈、口渴、心跳變快、臉色蒼白、 四肢冰冷、冒冷汗、呼吸困難、心

口灼熱、疼痛、尿量減少。

4.血壓降低,有的病人往往在如廁時

 

暈倒在地、意識不清、呈現休克現 象,更嚴重者甚至死亡。

 

◎檢查與診斷:

1.上消化道出血要確定診斷,可檢查 糞便及吐出物之潛血反應,亦可由

鼻胃管抽出胃液或肛診觀察糞便

顏色以做判斷。

2.確定出血部位及病因,最重要的就 是要做胃鏡檢查。必要時可與出血

部位同時實施止血治療。例如:噴 灑血管收縮藥物、於出血部位注射

血管收縮劑止血或配合熱探針、雷

射等做止血治療。

3.當胃鏡無法確定出血位置時,可做 血管攝影或核子醫學檢查協助尋

找出血部位。

 

 

◎治療

一部份的輕度上消化道出血會 自然停止,但病人必須接受進一步的

檢查(如:胃鏡),以判斷是否有急性

出血的現象。住院期間通常會做以下 之處理:

 

1.急性出血期間,醫師會視病情需要 予以禁食,視情況為病人放置鼻胃 管引流、給藥。

2.作胃鏡檢查,必要時於出血部位同

時實施止血治療,若懷疑有惡性病 灶,可同時作組織切片檢驗。

3.當內科治療無效而持續出血時,醫

生會依病人之狀況考慮採用血管 攝影栓塞術或手術治療方式。

4.在病人禁食期間,會以打點滴來維

持病人所需之基本熱量及水份補 充,直到可以開始進食後,醫生會

依病人之進食情形調整或停止點

滴,並注射適當的治療用藥。

5.醫生會依生命徵象、臨床症狀及抽 血檢查報告,決定是否需要輸血。

6.病人應儘量在床上休息,大小便也 需在床上使用便盆以免暈倒,直到

病情穩定後才可逐漸下床活動。

7.出現大量出血,甚至休克昏迷情 形,醫師會依據臨床情形,決定是

否實行中央靜脈導管置放術,以利

快速輸液、輸血補充,並監測體液 狀況。

 

◎護理指導

1.住院期間可以開始進食時,應先採 流質、清淡飲食,無不適後,再採

軟質飲食,逐漸採正常飲食。

2.出院後,可依個人的疾病狀況作適 量的運動。如:散步、柔軟體操等,

以不疲憊為原則。

3.消化性潰瘍病人應戒煙、酒,並暫 時避免含咖啡因飲料(如:咖啡、

可樂、茶)。

4.生活步調要規律,勿熬夜、三餐正 常、定時定量、細嚼慢嚥,避免暴

飲暴食、狼吞虎嚥,避免以開水泡

飯。

5.依醫囑按時服藥(6-8 星期),切勿 亂服成藥與成份不明的藥物(尤其

是 阿 斯 匹 靈 及 非 類 固 醇 類 止痛 藥),以免造成腸胃傷害。

6. 用 餐 時 可 和 家 屬 聊 些 輕 鬆 的 話

題,避免因壓力大而使胃酸分泌增 加。

7.觀察有無復發症狀:如發現頭暈、

解黑便、吐咖啡色渣、吐血等症狀 時,請速就醫。


8.定期返院追蹤治療及檢查。

按我下載
2014/09/30

◎肺結核病是什麼?

肺結核是由結核分枝桿菌侵犯

肺臟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俗稱為肺

癆病。

 

◎肺結核病分類

一般分為開放性及非開放性兩種。 一.開放性:

是指痰內含有結核菌,會傳染給

別人的病人。 二.非開放性:

是指痰內沒有結核菌,不會傳染

給別人。

 

◎傳染途徑

一.直接傳染:

直 接 吸入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咳 嗽、打噴嚏或高聲談話時自口鼻 噴出的飛沬,是最主要的傳染途

徑。和開放性肺結核病人親吻, 食用病人污染的食物,和病人一

起用餐具,傳染的機會較低。 二.間接傳染:

間接吸入漂浮於空氣中含有結核

菌的飛沬,常發生在空氣不流通 的室內。間接吸入附著有結核菌

 

的塵埃,這類塵埃來自病人痰液 污染的地板、衣物或被褥等。但 也並不是每一個接觸肺結核的人 都會得到肺結核,只有在人的身 體抵抗力較差的時候,受到結核

菌感染時才較容易發病。

 

◎症狀

早期多半沒有症狀,所以容易被忽

略或延誤病情,常常是在常規胸部X

光照相時意外被發現:

一.全身性症狀:

易疲倦、厭食、虛弱、午後近傍晚

微燒,體重減輕、夜間出汗及女性

可能會有月經不規則。

二.肺部症狀:

1. 咳嗽:屬慢性有痰或 無 痰 的 咳

嗽,是最常見的症狀。

2.胸痛:屬鈍痛或口緊悶的感覺。

3.痰:會變得粘液樣或粘液樣膿性

的痰。

4.嚴重時會有咳血的現象。

5.另外,在醫師診治時可能會發現

腿部有疼痛的結節、紅疹,肋膜

積水時叩診出現濁音及聽診時呼

 

吸音減弱或消失,此外可能會聽

到囉音。

 

 

◎診斷

經由胸部X光檢查、驗痰及結核菌素

測驗做正確的檢查。

 

◎治療

肺結核治療是長期的抗戰,最 少需要六個月的療程,影響結核病 治療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不只是 休息、療養、飲食、氣候或疾病嚴

重程度,而是取決於處方藥物組合 是否適當、治療期間是否足夠及病

人是否規則服藥。

 

◎抗結核菌藥物的治療原則

一.多種有效的結核藥物合併使用,

以清 除 不 同宿主環境中的結核

菌,並降低抗藥性產生之機率。 二.藥物須按規則服用,抗藥性增加

大多是人為因素引起,病人常自 己停藥而產生抗藥性的細菌,不 但害到了自己,也造成抗藥性細

菌的產生,傷及別人。

三.目前世界衛生組織採取短程直接

 

觀察治療法(DOTS),是對於肺結 核病人採用最有效的藥物組合, 以短程治療,在醫護專人親自督

促觀察下,完成藥物的使用。 四.治療期間須夠長,至少須6至9個

月,若治療期間不夠長,停藥後

結核病易復發。

五.若因抗藥性需加藥時,切忌單獨 逐一加藥,以免更進一步產生多

重抗藥性。

六.所有培養陽性菌株皆需做藥物敏

感試驗,以提供臨床用藥參考。

 

◎居家注意事項

一.肺結核是藉著空氣傳染,而肺結 核菌容易生長在陰暗、潮濕、不 通風的地方,因此住家要保持空

氣流通、陽光充足、塵埃少。 二.規律的生活、充分休息、攝取充

分的營養素,採均衡飲食以增強

體力。

三.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或手帕、 衛生紙按住口鼻,以防細菌散播

於空氣中。

四.吐痰時請用衛生紙包好放入垃圾

桶或塑膠袋中。

 

五.避免近距離面對面的交談,以防

口沫傳染。

六.減少進出公共場所,外出時應使 用口罩,口罩應該每天清洗或更

換。

七.治療過程中,除嚴重者外,仍可 照常外出工作,但應避免過度勞

累。

八.使用過的衣物、被褥要勤洗,並 於陽光充足時,拿至陽光下曝曬

6-8小時。

九.定期返院檢查。

按我下載
2014/09/30

◎什麼是 B 型肝炎?

肝炎是指肝細胞損傷發炎,最常 見的是病毒性肝炎,分為 A、B、C、D、

E、G 六種;B 型肝炎就是病毒引起的

肝炎之一。

 

 

◎什麼是 B 型肝炎帶原者?

人體感染 B 型肝炎病毒後,若病 毒存留在肝臟和血液中,經血清檢

查,可檢出血中 B 型肝炎表面抗原,

且持續六個月以上,就稱為帶原者。 帶原者具有傳染力,會經由血液或體

液傳染給他人。在台灣地區,40 歲以

上幾乎有 90%的人感染過 B 型肝炎 病毒,且約有 15-20%的人為帶原者。

 

◎傳染途徑

一.垂直感染:

母親若為 B 型肝炎帶原者,經由胎 盤或分娩時傳染給胎兒。

二.水平感染: 經由皮膚、粘膜的傷口,接觸到帶

有 B 型肝炎病毒的血液及體內分 泌物,或輸入帶有 B 型肝炎病毒的

 

血液及血液成份,或經由帶有 B 型肝炎病毒的針頭、注射筒、手 術、血液透析(洗腎)、針灸、穿耳 洞、刺青、紋眉、牙刷、刮鬍刀或 性行為等感染。

 

 

◎症狀

多數沒有症狀,須驗血,才能確 定診斷。病情之輕重須視感染者的年

齡、性別、免疫力而定。

一.潛伏期:2-5 個月。 二.疲倦:

只有嚴重的肝炎發作才會感到疲

倦;疲倦的程度跟肝臟發炎指數

(GOT、GPT)的數值並沒有一定的 相關。

三.上腹部不適或腹脹:

通常在急性肝炎發作厲害的時 候才會出現這樣的症狀。

四.食慾不振:

急性肝炎發作或慢性肝炎急性 發作時,才會發生食慾不振的

症狀,甚至可能出現噁心、嘔 吐的情形。

 

五.黃疸: 前期類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狀,頭疼 不適、倦怠、厭食、懶散、發燒。 黃疸期則會有深色尿液、鞏膜發 黃、黃疸、肝脾腫大、茶色尿。

 

 

◎治療

不是所有的 B 型肝炎帶原者 都需要做治療,大多數 B 型肝炎

帶原者都是不活動型帶原者,不

活動型帶原者是不需要治療的, 只要定期抽血檢驗肝功能及胎兒

蛋白,並做腹部超音波檢查就可

以了。

 

 

◎預防

一.切斷垂直傳染:

1.懷孕時要輸血,以便確定是否帶 B

型肝炎病毒。

2.新生兒按時接受肝炎疫苗注射。 二.施打疫苗:

未感染 B 型肝炎者要儘速注射 B 型

肝炎疫苗。 三.減少水平感染:

 

 

 

1.避免不必要的輸血。

2.表面抗原陽性之帶原者不應捐血 給別人。

3.避免不必要的打針、針灸、刺青

等。

4.養成良好個人衛生習慣,不與別人 共用刮鬍刀、牙刷,以免刮破皮膚

或黏膜而被感染。

5.針灸針、手術用具等醫療器材要消 毒完全。

6.使用無菌塑膠注射針筒,不能只換 針頭、不換針筒。

 

◎注意事項:

一.帶原者要有正常規律的生活,不 喝酒,不熬夜。

二.飲食:

1.足夠的體液和營養。高熱量、高 糖、高蛋白、高維他命及低脂肪飲

食。

2.避免食入含黃麴毒來源之食物,如 花生製品、臭豆腐、豆腐乳、豆瓣

醬等。

3.多攝食蔬果,含維他命 A、C 的黃

 

綠色蔬菜及水果。

三.不隨便食用所謂的 治肝草藥 或補

 肝 極品,會愈補愈加重病情,增加 肝臟的負擔,引起肝癌及肝硬化之

機會。 四.勿喝酒,自行服用鎮定劑、安眠

藥等,增加肝臟的負擔。

五.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和好的飲食 習慣。

六.儘早就醫,並遵守醫生指示,定

期返院檢查。

按我下載
2014/09/30

◎何謂肝硬化?

肝臟有瀰漫性發炎和纖維化並 形成結節,而影響正常的肝功能,並 造成門脈血流阻塞及門脈壓上升。肝 硬化的發生並不是突然的,它是一種 影響全身的慢性病。

B 型肝炎帶原者約 10%會變成肝 硬化。C 型肝炎 20%會變成肝硬化。 酗酒者約 50%會變成肝硬化。

 

◎原因

有酒精、B 型肝炎、C 型肝炎、銅沉 積、鐵沉積、自體免疫、藥物及慢性

心衰竭等。

 

 

◎症狀

肝硬化本身無症狀,但會有:

1.肝血管阻力大(門脈高血壓),造成 食道或胃靜脈瘤出血,吐血或解黑

便,也會造成腹水。

2.白蛋白降低,造成腹水或水腫。

3.血液凝固差,易烏青,牙齦出血, 流鼻血;貧血。

4.解毒能力差,會肝昏迷,神智不

 

清、腎臟衰竭。

5.抵抗力低,易感染。

6.消瘦、黃疸、脾腫大、下肢水腫、 腹壁靜脈顯著、內痔、紅掌蜘蛛狀

痣、腦病變。

7.會長肝癌。

 

 

◎檢查與診斷:

針對高風險的人進行追蹤,包括 慢性肝炎、B及 C 型肝炎、酗酒、

亂服用藥物及其它肝炎患者,每

3-6 個月定期進行肝功能及腹部 超音波檢查,如仍需進一步確認,

肝臟切片也是可考慮的檢查。

 

 

◎常見的併發症

有食道或胃靜脈曲張出血,肝 腦病變(肝昏迷),腹水,自發性

腹膜炎及肝癌等。

 

 

◎治療

1.上消化道出血:胃鏡靜脈瘤結紮 術、藥物、手術。

2.腹水:限鹽、利尿劑、手術、藥物。

 

3.肝昏迷:限蛋白質、灌腸、藥物。

4.換肝:肝移植是治療肝硬化之最終 辦法,但技術上及肝來源較困難。

 

◎飲食注意事項

一.合理應用蛋白質: 當肝硬化時,肝臟不能很好地合

成蛋白質,需要安排蛋白質的攝 入,防止肝性腦病的發生。

二.供給適量的脂肪:

半數肝硬化患者出現脂肪痢,對 脂肪吸收不良,應控制脂肪量。

如無脂肪痢並能適應食物中的脂

肪,則脂肪不宜限制過嚴。若為 膽汁性肝硬化採用低脂肪、低膽

固醇膳食。

三.供給充足的碳水化合物: 能使體內充分的貯備肝醣原,防

止毒素對肝細胞損害,每天可吃

澱粉類食物 350-450 克。 四.限制水與鈉:

1.有水腫或輕度腹水的病人應給予

低鹽飲食,每日攝入的鹽量不超 過 3 克。

 

 

 

2.嚴重水腫時,宜用無鹽飲食,鈉

應限制在 500 毫克左右。

3.烹調時,要注意烹調方法,否則 反而加重鈉的攝入。其他含鈉較

高的食品,如海產品、火腿、肉 鬆等也應嚴格控制。

4.每日進水量應限制在 1000-1500

毫升。 五.多吃含鋅、鎂豐富的食物:

適當食用瘦豬肉、牛肉、蛋類、

魚類等含鋅量較多的食物。為防 止鎂離子的缺乏,如多食用綠葉

蔬菜、豌豆、乳製品和穀類等食

物,並嚴禁飲酒。 六.補充維生素 C:

維生素 C 直接參與肝臟代謝,促

進肝糖原形成。增加體內維生素 C

濃度,可以保護肝細胞抵抗力及 促進肝細胞再生。

七.飲食宜清淡、細軟、易消化、無 刺激、少量多餐:

要吃無刺激食品,避免堅硬粗糙

的食品,如油炸食品、硬果類食 品。當合併食道靜脈曲張時,更

應注意嚴禁食用油炸食品、硬果

類及乾果類食品,因這類食物可 能刺破食道靜脈,引起上消化道

大出血,以致危及生命。

按我下載
2014/09/30

◎什麼是便秘?

便 秘 是 一 種 症 狀 而 非 一 種 疾病,它可能是功能性的(如激躁性腸 症候群),也可能是因器質性病變而引起的(如大腸癌造成阻塞)。 醫學上,便秘是指一週排便的次數少於 3 次或排便次數中有 1/4 以上是需要特別用力才能完成。因此當一個人的排便次數減少,大便變硬或有 排便困難,覺得有排不乾淨的現象都可視之為便秘。

 

 

◎造成便秘的原因

一.系統原因:

1.藥物的副作用、濫用瀉藥。

2.缺乏運動。

3.不良的生活習慣,缺少運動、睡眠不足。

4.代謝不正常,例如:甲狀腺機能不足、尿毒症、高血鈣症。

5.系統性神經肌肉疾病。

6.營養不良,例如減胖不當。

二.腸胃道原因:

1.上腸胃道疾病,例如:十二指腸潰瘍及胃潰瘍、纖維化囊腫等。

2.大腸疾病,例如:結腸無力、大腸阻塞、大腸的血管疾病等。

3.其他腸道結構障礙,例如:腫瘤、狹窄、憩室等。

三.其他:

1.食物過硬,難以消化。

2.少喝開水,引致水分不足。

3.纖維素不足,引致消化困難。

4.身體過分疲勞、生活壓力,緊張繁忙,引致大腸肌肉緊張。

5.懷孕。

 

 

◎便秘分類

一.功能性便秘:

大多數的慢性便秘屬於此項。

二.器質性便秘:

大腸有構造上的異常或病變而引起的便秘,如巨結腸症或大腸癌等。

三.藥物性便秘:

因服用某些藥物而引起的便秘,例如鈣片、鐵劑、鴉片類製劑等。

四.次發性便秘:

因某些疾病而引起便秘的症狀,例如甲狀腺機能低下症、脊髓傷害、憂鬱症等。

 

 

◎症狀

有腹痛、腹脹、噁心嘔吐、食慾 不佳、體重遲滯不增、肛裂的發生、情緒上較容易焦慮。

 

 

◎如何預防便秘?

1.平時應養成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的好習慣,來幫助腸胃蠕動以利排便。

2.避開精製食品或加工食品。

3.應養成每天按時解便的習慣,就算沒有便意也要上廁所。

4.想上廁所時勿拖延或忍住,應馬上去廁所排便。

5.排便時可將身體向前傾,如此可以增加腹壓以促進排便。

6.適當的運動可以刺激腸胃蠕動,並抒解壓力。

7.規律的飲食生活習慣,避免腸胃過重的負擔。

8.熱水坐浴促進肛門周圍血液循環。

9.放鬆心情。

10.避免濫用瀉劑,以減少惡性循環。

 

 

◎飲食原則

1.以均衡飲食基礎,供應足夠之熱量及各類營養素。

2.採高纖維飲食,膳食纖維能增加糞便的量及刺激大腸壁肌肉蠕動,有預防及舒解便秘的作用。

3.多選用未經加工之豆莢類及乾豆 類,並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數量,生食比熱食佳,或以糙米做為主食。

4. 攝取足夠的水份,每 天 須 喝 約1500-2000cc。

5.梅子具輕瀉效果,可改善症狀。

6.長期使用高纖維飲食會影響鈣、 鐵、鋅葉酸的吸收,故宜適量補充礦物質及維生素。

7.高纖維飲食可能造成脹氣或腹瀉 的副作用,故對習慣於低纖維飲食的病人須採漸進方式增加纖維量。

8.採用高纖維飲食時,可請教營養師,以避免不良影響。

按我下載
2014/09/30

◎什麼是痛風?

痛風是因為體內 普林 代謝異常 或是腎臟排除尿酸的功能障礙,導 致血液中尿酸過高,而尿酸鹽結晶 沉積在關節內,造成關節痛、腫脹 及變形,俗稱 帝王病 。近十年來,

由於經濟進步、營養過剩、痛風發

生率也有增加及年輕化的趨勢。

正常人血中尿酸值應為 7.0 mg%,國人約有15%尿酸值較高,常

喝酒的人甚至有50%尿酸值均高。

 

 

◎高危險群

一.遺傳:

家族中有痛風和尿酸過高者。 二.性別:

男性較女性易患,但女性停經後

痛風之發生率也隨之增加。 三.年齡:

好發於40-60歲,目前發病年齡有

下降趨勢, 20 幾歲男性也可能

得。

四.肥胖:

因肥胖者易出汗使小便量減少,

 

尿酸結晶便積聚於體內而易患痛

風。

五.飲食:

高普林飲食、暴飲暴食、喝酒過

量、均易升高尿酸值。

 

 

◎症狀

一.初次發作通常只侵犯單一關節,

尤以下肢關節為主。 二.急性痛風:

常 發 生 於 半 夜 , 發 作 部 位 出 現

紅、腫、發熱及嚴重的疼痛,此

時任何輕微的碰觸都會使疼痛加

劇,痛風大多侵犯大腳趾關節,

其他如足踝、膝、腕、手掌關節 都可能發生,此時80%的人血中尿

酸均高。

三.慢性痛風關節炎:

患者的關節、耳輪、皮下組織甚

至內臟器官,因為尿酸的沉積形

成粒狀或球狀的突起,叫做痛風

石。痛風石沉積在關節會造成痛

風關節炎,導致關節變形。

四.痛風在發作之前1-12小時,患者

 

一般都會有預感;預感期一過立 刻發生激烈的疼痛,而且疼痛程 度一分一秒的增加,在24小時之 內就會達到最高峰,然後過幾天 之後疼痛才會慢慢減輕到症狀自

然消失。

 

 

◎藥物治療

一.消炎止痛劑:

急性發作期服用,以使關節發炎

快速控制;但是有胃潰瘍或腎臟

功能不佳者則必須小心使用。 二.秓水仙:

對於急性痛風發作非常有效,但

毒性甚多,易引起拉肚子、嘔吐

等腸胃不適症狀。 三.類固醇:

只在上述兩種藥物都無效或禁忌

時方可使用,易有月亮臉、骨質

疏鬆症、腎上腺功能抑制等副作 用 , 必 須 在 醫 師 指 示 下 小 心 使

用。

四.降尿酸藥物:

大致可分為抑制尿酸合成及促進

 

 

 

尿酸排泄兩類藥物,是長期根本

控制血液尿酸值的藥物。

◎合併症

有 肥胖症 、 高血脂症 、 糖尿 病、高血壓、腎功能障礙及腎結石

等。

◎發作時的處理

1.冰敷正在紅腫疼痛的關節部位。

2.讓正在疼痛的關節多加休息。

3.切忌用力按摩患部關節以免腫痛

更加惡化。

4.禁止飲酒。

5.切忌服用含阿斯匹林成份的止痛

劑,以免反而增加血液尿酸值。

6.盡快找痛風專門醫師就醫。

 

◎自我照顧:

一.藥物治療:

依醫師所開立之藥物按時服用。 二.運動:

劇烈運動使出汗量增加,尿酸由 小便排出量減少;運動後產生過 多的乳酸會阻礙尿酸的排泄,故

痛風患者應避免劇烈的運動。

 

三.多喝水:

每天喝3,000-4,000C.C.以上的

水份,能幫助尿酸的排泄。

 

四.注意飲食避免攝取高普林食物:

內臟、海產類、肉湯、魚肉類、

發芽的乾豆類、香菇、養樂多、

發酵乳、胚芽類等都是高普林類

的食物,應儘量少吃。 五.避免喝酒:

酒在體內代謝後會影響尿酸的排

泄,引起痛風。

 

六.減重。

 

 

 

按我下載
2014/09/30

壹、 何謂心臟病

1. 定義:心臟病可以歸類為先天性 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缺血性 心臟病、其他種類等四類。心臟 的跳動可以將全身所需的氧氣和 養分,經由血液送達全身,當心 臟的血流因組織構造異常或是阻 塞等因素而造成不足甚至得不到 血流,心臟得到的氧氣不敷所 需,部份心臟肌肉就會缺氧甚或 死亡,而影響到全身的功能運作。

 

2. 症狀:頭昏、心悸、胸部不適或 胸痛、呼吸短促、 心律不整、四 肢發冷、發紺、意識不清、臉色 蒼白, 嚴重時心肌缺氧而有生命 危險。

貳、 為什麼會得心臟病

1. 先天性:在孕期中因為某些特殊 的外力或內在的因素,使心臟形 成及發育受到阻礙,就會引起畸 型,即所謂的先天性心臟病。

 

2. 性別:男性比女性容易發生,停 經後女性因體內動情激素的降 低,罹病率會增加。

 

3. 年齡:年齡越大越容易發生。

 

4. 家族史:近親中曾發生中風、心 肌梗塞、 高血壓、糖尿病的人較 易發生。

 

5. 高血壓:血壓高會使動脈硬化, 使冠狀動脈疾病發生的機率增 加。

 

6. 高血脂症:血液中的膽固醇或三 酸甘油酯偏高者較易發生。

 

7. A 型人格特質者:凡事追求完美 或成就,總是過度工作讓自己處 於一種緊張狀態。

 

8. 糖尿病:因脂質代謝異常而易導 致動脈硬化。

 

9. 肥胖:超過理想體重百分之二十 以上者較易罹患。

 

10.抽菸:因尼古丁會影響心肌功 能,且抽菸時所產生的一氧化碳 會使血小板凝集而引起血栓。

叁、心臟病的控制及預防

 ※日常生 活注意 事項

 

·            生活宜規律,每天至少有 6 到 8 小時的睡眠,避免熬夜及過度勞 累。

 

·            生活中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生 氣、緊張、興奮的情況。

 

·      嚴禁抽煙及喝酒。

 

·      定期量血壓,每日量體重。

 

·      避免感冒及預防感染的發生。

 

·      隨天氣變化增減衣服,注意保暖。

 

·            遵照醫師的指示服藥,以維持並 保護心臟功能,切勿自服成藥或 自行停藥。

 ※飲食注 意事項

 

1. 採低鈉飲食及避免過鹹的食物, 例如罐頭或醃漬類的食品。

 

2. 低膽固醇飲食,避免油炸烹調方 式,多採用清蒸、水煮、及涼拌 等方式,少食用動物性油脂,以 植物油為宜,限制高膽固醇食 物,如蛋黃,海鮮等。

 

3. 多食用蔬菜水果以預防便秘。

 

4. 減少茶、咖啡等刺激性的食物, 或是刺激性的調味料,例如: 辣 椒。

 

5. 肥胖者應採低熱量飲食來逐漸減 輕體重,以減少心臟負擔。

 

 ※活動與 運動注 意事 項    

 

1. 運動形式:以使用大肌肉群、韻 律性的有氧運動為宜,如慢跑、 快走等。

 

2. 運動時間:運動前後需做暖身及 緩和運動各十分鐘。

 

3. 運動頻率:每次運動至少 20~40

分鐘,每週三次以上。

 

4. 運動量:以達到最大心跳數(年 齡-200)的 85%為最佳運動量。

 

5. 運動前:測量脈搏若比平常高出

20 下/每分鐘或有不適症狀,則勿 進行運動。

 

6. 運動中:若有胸悶、呼吸困難、 頭暈等不適症狀,應立刻停止活 動並休息。

 

7. 最佳運動時機:飯後休息 2 小時 後再開始。

 

8. 避免運動環境溫度太熱或太冷。

 

1. 如有體重增加、下肢水腫或喘的 情形發生時,應立即就醫。

 

2. 若發生暈倒、軟弱無力等症狀 時,應立即躺下把腳抬高,以促 進腦部的血流。

按我下載
2014/09/29

發燒的原因主要是由疾病引起,
如:呼吸道感染、腦膜炎、泌尿道感
染等,因此應適時找出發燒的原因,
對症下藥才能退燒。若體溫不穩定,
則表示疾病尚未痊癒,疾病痊癒,發
燒即退。發燒是兒童最常見的症狀,
最易引起父母親的擔心,下列衛教內
容是對兒童發燒做一系列的簡介。
◎定  義
體溫高於下列溫度,則稱為發燒。
一.肛溫:38℃
二.口溫:37.8℃(耳溫與口溫相同)
三.腋溫:37.5℃
四.背溫:37.5℃
◎合併的症狀
小兒發燒:除了體溫上升外,可能
會有:
一.食慾不佳。
二.嗜睡。
三.哭鬧不休。
四.活動力減退。
五.昏睡、昏迷。
六.抽筋、頭部僵硬。
七.發紫、呼吸困難。
◎量體溫的正確方法
先甩動溫度計,使水銀下降至 35
度以下。
一.腋溫:
將溫度計放置於腋下,固定手臂,
勿令其任意揮動,測量 4-5 分鐘。
二.口溫:
兒童勿用此法以防溫度計咬斷。
三.肛溫:
新生兒時期較建議採用此法。
四.背溫:
將溫度計置於背上並平躺測量 4-5
分鐘。
◎發燒應如何處理
一.減少穿衣蓋被。
二.多喝開水。
三.睡冰枕。
四.溫水拭浴。
五.保持空氣流通,維持室溫 26~28℃ 。
六.勿自行服成藥。
七.隨時監測兒童體溫變化。
八.發燒若伴有下列情況則應立刻送
醫:
1.發燒超過 38.5℃。
2.活動力差。
3.虛弱。
4.呼吸困難。
5.無法進食、劇烈嘔吐。
6.抽筋、頭部僵硬。
7.身上出現紫斑。
8.二個月以下之幼兒。
9.兒童本身患有嚴重疾病。
10.連續發燒二天以下。
◎體溫要多少才應吃退燒藥?
退燒藥的目的在於使高溫減
低,而不是完全不燒, 一般都在體溫
達攝氏 38.5℃以上時才開始服用,
而且每次服藥中間一定要隔 4-6 小
時。
◎什麼時候才會自然退燒?
一般發燒都要持續約 3-5 天左
右,當然也有短期燒個 1-2 天,或長

的會燒到 6-7 天,甚至 2 週之久的。
要看病菌的種類及個人的免疫抵抗
力而定。病好了以後,體溫調節中樞
的設定就又會恢復成原來的攝氏 37
℃左右了。
◎需看急診的情況
一.發燒超過四十度半:
有可能是有嚴重疾病,如中樞神
經感染、藥物中毒、敗血症等。
二.發燒合併抽筋:
此時要考慮是否是腦膜炎、腦炎
還是熱性痙攣。
三.發燒合併劇烈嘔吐或嚴重腹脹:
當然普通的感冒或腸胃炎也可能
有這種情形,但也可能是腸道阻
塞、腦壓上升等嚴重疾病。
四.發燒合併劇烈腹瀉或大量血便。
五.發燒合併有發紺、呼吸困難、呼
吸急促、神智改變等。
六.發燒合併有皮膚紫瘢或紫點。
七.發燒年齡小於三個月:
因為此時嬰兒抵抗力尚差,可能
有嚴重疾病 但症狀不明顯,或是
病情變化快速,因之小於三個
月,尤其是小於一個月的 嬰兒發
燒,要格外小心。
◎結論
父母在兒童發燒時,千萬不要過
份緊張耽心,除了就醫外,儘量維持
幼兒的舒適,只要平時具備基本的發
燒處理知識,一定可以幫助兒童回復
健康的身體。

 

按我下載